新闻
2023年12月
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 - 2023年12月
沉浸式英语环境 建立国际视野 栽培顶尖人才
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作为直资「一条龙」学校,坚持 12 年一贯的教学模式,以英语及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,配合系统性的课程,营造沉浸式的英语学习环境。校方善用不同媒介并创造机会,深化学生听、说、读、写四大范畴的能力,以至训练其他高阶思维,为资优学生提供额外支援。在学校的悉心栽培下,学生能够自信而流利地运用英语,继而有效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,在公开试上大放异彩,顺利升读心仪大学,成为顶尖人才。
课程以英语授课 培育双语专才
学校自小学阶段开始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的英语语境,推动学生及早习惯使用英语。其中近九成半小学部学生会继续升读中学部,校方于中一插班部份录取约 40 名中一校外新生。此外,中学部75% 的课程以英语授课,除中文及中国历史外,体育、音乐及视觉艺术等其他学科皆使用英语教授,而初中的人文素质科则可以选用中文或英文授课。总校长陈伟佳博士表示,教学团队会鼓励同学于课外也使用英语作交流,学校也有录取部分非华语学生,也有从美国或加拿大回流、使用英文为主的华人学生。因此校园内使用英语的气氛浓厚,养成学生之间利用英文交谈的风气。他笑言:「并非划在 English Zone 内才用英语,全校都是 English Zone。」
12 年渐进式规划 国际试证成效卓越
学校用心规划课程,为加强中、小学部之间的衔接,早在五、六年前将12年教学重新划分为三个阶段:1至4年级(即小一至小四)属于 Junior School;5至8年级(即小五至中二)为 Middle School;9至12 年级(即中三至中六)则被划为 High School。陈总校长指出:「英文科在内的所有课程经过有系统的整合,删去重复的内容,并协助提升学生较弱的环节,在课程连贯性及一致性上互相补足。例如英国语文的校本特色课程 Novel Study 就由原来的小学阶段,延伸到7至8 年级的中学阶段,有利学生使用该媒介,进行更有效及深层次的学习。」
除开办 HKDSE 课程外,学校另设国际部课程,让学生通过完成英国高考 A-Level,升读心仪的海外大学。校方特别为国际班的同学设计英语校本课程,11年级时以国际英语测验系统(IELTS)为框架,并安排11年级学生报考雅思。以9分为满分,学生去年平均分高达7.8分,学校欣喜学生的成绩媲美甚至乎超越本地大学毕业生。此外,学校亦鼓励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参加各项国际基准评核,如托福(TOEFL)、雅思(IELTS)等,好让校方从不同切入点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度,帮助他们建立稳固的基础。因此初中学生的英文成绩同样卓越,在TOEFL Junior中考取满分的人数达一成,取得「Within Top 10%」(前10% 以内)的学生接近九成。
与此同时,学校同样关顾12年级准毕业生的需要,在课堂传授升学面试的技巧,帮助他们有效及自信地运用英语展露自己的强项,有系统地组织过去6年或12年的学习经历与成就。校方更提前帮助学生装备职场英语,让他们顺利迎接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阶段,掌握相关沟通技巧。
英国文学结合创新科技 深化听说读写能力
在英文科课程设计方面,中学部廖咏琪校长分享,学校的英文教学理念围绕听、说、读、写四大范畴展开,为加强它们之间的连贯性,设计校本特色课程,加入大量阅读材料。在初中的每个学期,除教授英文课本知识外,老师会透过带领学生阅览课外读物,提升他们的读写能力,并进一步指导学生欣赏经典文学小说作品,理解作者的深层感受与表达手法。
学校同样重视培训学生的会话能力,课堂上加入大量讨论环节,鼓励他们用英语表达自我。廖校长指出:「除纸本教材外,通过运用资讯科技媒介选取学习材料,学生阅读资料后会进行分析、讨论与汇报,使整个学习更立体。」学生在讨论期间,他们可以上网搜集资料,透过不同资料的输入、统整与深化,学习选取重点,在汇报中发表看法。因此除听、说、读、写能力外,学生的资料搜集、筛选与组织能力等也会有所强化。
两届校际英文辩论冠军 助高阶思维发展
为进一步提升会话能力,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朗诵比赛、辩论比赛等,从实战中锻炼英语技巧。学校的英语辩论队在今年的星岛全港校际辩论比赛中披荆斩棘,连续两年勇夺英文组别冠军,并创造出11场不败的骄人成绩,让师生们皆引以为傲。透过英语辩论,学生需要从正方或反方去思考辩题,有助训练多角度及批判性思考。除辩论队成员外,校方希望其他学生也能够获得高阶思维模式的培训,遂将辩论、公开演说等元素推展到日常课堂、课外活动之中,让学生能够就辩题或社会事件多角度思考,累积足够的词汇及语言能力去组织想法,继而表达。
跨科协作 多元媒介 发挥英语能力
学校致力提供多元化的平台,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英语能力。每年一度的冬季音乐会及综艺汇演横跨两周,涵盖不同的表演与展览,其中英语音乐剧将表演艺术与英语结合,属于跨学科、跨领域的作品。廖校长表示,去年《Singing in the Rain》剧目在香港大会堂进行公演时,获得的反应非常热烈,出席外宾更激赞水准可以媲美成年人界别。
个性外向的学生能够透过表演艺术发挥,而对于较内歛的学生,学校也提供不同媒介让他们一展所长,包括举办 A-writer’s Award 校内写作比赛,鼓励学生根据指定题目创作,从中给予肯定。学校又收集日常课业的中、英文作文,辑录在年度刊物《文聚》、《Fusion》之中,让全校学生在文字中互相学习。刊物《A-Journal》更交由学生自主策划主题、采访与撰稿,用作总结该年学校发生的大小事。廖校长指出:「学校垒球队取得十一届的冠军,就是由学生亲自撰写文章报道。」英文科与视觉艺术科进行跨科协作而生的刊物《Fusion》收录了学生的英文及艺术佳作,当中的英语作品简介便是由擅长写作的学生经采访后撰写,将视艺项目与英语结合。
此外,海外交流是英语学习不可或缺的一环,让学生与外面的世界接触,学以致用。学校作为世界学堂联盟(World Education Alliance)的一员,会跟其他 11 个国家的学校共同组织交流活动。同时,学校也会安排学生到英国、澳洲、加拿大的伙伴学校上课交流,当地学生则来港上课,并寄宿于同学家中。学生可以进一步沉浸在真实使用英语的环境中,也能够加深对于不同国家文化氛围、历史背景上的了解。
三层资优教育 提升知识与见识
学校推展三层架构模式的资优教育策略,第一层会渗透在全校各级当中,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、创意思维等技能;第二层是由校方为能力突出的学生安排培训课程,就英语具潜力的学生而言,从训练汇报与公开演说,以至参与辩论与游说,逐渐从个人层面推展至团体。学校作为香港资优教育学苑其中一间「资优教育卫星中心」,灵活运用校外资源以满足学生所需,并启动第三层资优教育,安排他们参加学苑课程、大学课程及不同国际性赛事。过去学生在 World Scholar's Cup(世界学者杯)亦取得多项殊荣,包括最佳辩论员等,期望学生通过认识不同背景与文化的人,除获得知识上的扩阔,语言上有很好的学习,也有文化上的见识。
此外,学校会按个别资优学生的需要,安排越级上课或跳级,目标是因材施教,在知识追求上尽量满足他们。
11 年级 邓巧姸同学
过去参加资优教育下的模拟联合国比赛,有机会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代表,包括津巴布韦这种平日未有注意的国家,为她们在部分议题上争取利益。她表示,比赛时需要寻求不同学校代表合作,「不会死板地认定你是我的敌人」,反而要想办法求同存异,考验高阶思维,从中培养世界视野,扩阔社交圈子。
9 年级 潘证同学
在学校的安排下,取得到校外机构担任司仪的机会,增值英语能力,并收获非常愉快的经历。他表示,老师给予指示后会放手让他写稿,训练文笔。同时,主持活动考验口才与临场应变能力,并需要根据场合的特性,采取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。他举例:「正式的颁奖典礼要用正规严肃的方法去表达,轻松的场合则用生动跳脱的方法,有助训练我们表达自己。」
公开试成绩耀眼 负笈海外名校
语言作为重要学习工具,英文科成绩好往往意味其他学科的学习速度及内涵深化更快,成为学校公开试成绩耀眼的关键之一。陈校长表示,去年学校有一位摘下7科5**的DSE超级榜眼诞生。他笑称,由于学校A-Level成绩亮丽,总让人忽略DSE的表现同样卓越。去年报考A-Level成绩最好的8名学生合共收获32个A*,包括一名取得5A*的超级状元。学生的英语水平高,雅思成绩自然通过英国高等学府的基本语言要求,加上大学面试前已接受校内训练,使不少毕业生顺利到英国及澳美加等地升学;去年共有30%到英国5G大学升学。另外,5名学生成为2023/2024年度香港卓越奖学金计划(HKSES)的得奖者,当中两人已到牛津大学升学,3人获帝国理工学院录取,有个别更直接获得硕士课程青睐。
升学光谱广阔 寄望学生贡献社会
学校毕业生的升学光谱广阔,就组别而言,主要以工程为主、科技次之,紧接医学、商业,也有学生选修法律、音乐、建筑、设计等,充满多样性。每年平均有超过三成毕业生到海外升学,第一目的地为英国,第二澳洲,接着为美国及加拿大。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能力,有助培养自信心,到英语系国家升学也能够自然地融入。
陈总校长补充,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。医生、律师、工程师、老师,担当社会上的不同岗位,并无高低之分;也有拥有贡献国家大志的,选择了科学家、文学家,甚至航天科技、人工智能等行业。去年,学校的DSE及A-Level状元便分别选择到牛津大学及帝国理工学院修读量子及理论物理。陈校长期望学生能够「为社会服务,为国家服务,甚至乎为人类作出微小的贡献」。